Max理財筆記FB粉絲團開張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 10月 13, 2023 我剛開了一個FB粉絲團,若網誌有新PO文也會在粉絲團PO文提醒大家,效果大概會比Follow it好一些,也方便各位與我互動。以下為FB粉絲團連結,我也有放在網誌左方,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追蹤互動。Max理財筆記FB粉絲團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2024 9月新生兒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 9月 01, 2024 雖然才剛開始研究保險2年,但仍覺得這幾年商品變化速度真的不是普通的快,失能險改革、實支實付損害填補、甚至舊的便宜商品下架變成新的貴的商品保障還比較差等現象,越來越覺得許多保險真的不是保越多越好了,因為其保險槓桿或轉嫁風險能力已經沒那麼吸引人,不如加速自己的資產累積早點成為能風險自留的那個人,資產累積的重要性在現今保險環境更顯得重要。 回到新生兒保險,以下仍是參考 保險松鼠快易懂 的新生兒罐頭保單,再根據自己的看法修改後的一些規畫方式,當然也可以隨自己的看法及實際預算調整各項保額及商品,想傳達的重點只是保障規劃的概念。 因為快樂童年3已停售,以下規劃都會加上新十全兒童來提高重大燒燙傷保障。意外失能若各家有適合商品都建議規劃最高保額,之前聽到的投保規則是同業不能超過500萬,雖然個人認為當然是越高越好,在規劃時請再跟業務員確認投保規則。 以前有雙實支能規劃時較不用擔心住院但其餘花費不高的情況,兩張實支的轉換日額足以轉嫁大部分住院花費,但現今只有單實支可以規劃的時候,個人選擇把NIR考慮進來,主要補住院日額的不足,額度當然可以隨預算調整。 範例一:富邦+全球+遠雄 富邦的實支雖然有每年總限額限制,但整體額度仍是現今最高的,故仍可考慮規劃。此範例主旨是把各家強項都利用到,因為遠雄已有360萬癌症一次金額度,全球主要就利用其重大傷病險的優勢。因為有三家主約成本且整體額度都偏高,故總保費在3萬元附近。 全球重大傷病XDE我會盡量拉高,因為在沒有失能險的情況下,重大傷病險也能轉嫁部分的失能風險,雖然效果沒有失能險那麼好了,當然重大傷病險同時也對長期且需積極治療的癌症有保障,在沒辦法規劃雙實支及失能險的現今環境都建議盡量拉高來補足沒有第二實支的風險。 範例二:富邦+全球 這份規劃是範例一的簡化版,在全球XCF推出之後終於能在全球同時規劃重大傷病與癌症一次金了。XCF費率當然沒辦法跟CJ2比,但也因為特定癌症額外給付,導致其費率也比RQ1高一些,且第一年也不會賠滿保額,需要特別注意。整體規劃要再更便宜可以朝重大傷病及NIR額度降低著手。 範例三:新光+全球 新光實支在這時候脫穎而出的原因很顯然,在各個實支保額限縮、皆有門診手術限制、又有許多家有每年總限額限制、費率也不會太高、主約成本不貴、且能順便規劃癌症一次金的情況下,U1就變成相對建議規劃的實支。國泰CV2其實也類似U1,只是因為 Read more »
終身手術與一年期實支實付比較 - 6月 02, 2023 一直以來有許多人提出一年期實支實付繳到老會負擔過大,或是保障年齡上限一到就沒有保障,來凸顯終身手術或終身醫療商品的必要性或重要性,所以想以此篇探討終身手術在老年時的必要性,以及選擇終身手術的機會成本,也就是因為選擇了終身手術保險所做的犧牲。此篇也是選了現在實際的產品來比較,分別為國泰人壽真順心手術醫療終身保險 (L65)及台壽HNRC計畫一。 分析一:保障內容粗略探討 由於要做公平的比較,我已盡力去找保障相近的終身和一年期實支實付,不過我發現就算我已選擇了最低級別的實支實付,保障還是比中等保額的終身手術高上許多,上面的表格說明了這情況。此結果表示若在年輕時選擇終身手術作為主要保障,不僅要負擔較高的保費,保障其實也比一年期實支實付低很多,正所謂高保費低保障,這並非保險的本意。所以本篇做的比較對終身險不太可能不公平了! 分析二: 是否該買一年期實支實付保障幼青壯年,並加買終身險保障老年? 這就牽扯到加買終身險的機會成本,也就是把終身險20年保費每年保費都投入投資標的,20年後就不投入任何錢只讓它複利增長。此時因為已有一年期實支實付,故計算至85歲實支實付到達年齡上限後的情況,可以看到若把原本要買終身險的保費投入年化投資報酬率2%的標的,0歲開始投入20年然後等到85歲時,已經累積了106萬,若從23歲開始投入20年,85歲時也有87萬,已經可以在老年時提供相當或比終身險較多的保障。切記終身險每次最高只能賠12萬,理賠總額最多也只有180萬。若是把年化投資報酬率變成3%,0歲開始投入已可累積超過200萬,已超過終身險理賠上限180萬,23歲開始累積也有大約160萬,很接近理賠上限,若是同意自己的財產比保險公司更能保障自己老年的風險,在已有一年期實支實付保險時,選擇自己把保費投資應較合理。此年化投資報酬率已極為保守,0050或S&P500 ETF幾十年來的年化投報皆高於5%。 分析三:買一年期實支實付和終身險何者較划算?這也就是在問把保費的差額拿去定存或投資,會較划算嗎? 0歲開始繳保費的情況,貼現後總繳保費已少於終身手術,而85歲時在定存利率1%的情況下已可累積41萬,所以計算 貼現後淨繳保費 = 貼現後總繳保費 - 貼現差額定存總額 ,為大概8萬,佔終身手術的一半不到。若把差額投入到 Read more »
個人理財觀念分享–保險 - 7月 29, 2023 在 緊急預備金 存夠,建立起基本的財務防護網之後,我們可以開始準備為可能對財務造成破壞的大風險規劃保險。這篇整理了我之前的文章給大家參考我對保險的理解,以及實際商品的分析,我也簡單分享對於各險種的心得給大家參考。 第三步:保險規劃 1. 保險的目的:以最低成本轉嫁資產累積的風險。若沒有規劃保險,很可能讓資產累積因為一些風險而功虧一簣。 保險在資產累積中扮演的角色–探討終身險與定期險 保險之於資產累積–由理財角度探討終身險與定期險的差別 定期險規劃如何幫助資產累積–實例分析 2. 通貨膨脹對於保險規劃的影響:定期險較有利於通貨膨脹的環境 保險之於通貨膨脹–淺談定期險與終身險的限制 Part1 保險之於通貨膨脹–淺談定期險與終身險的限制 Part2 保險之於通貨膨脹–淺談定期險與終身險的限制 Part3 3. 保險商品規劃與分析 我本身也是從去年中才開始替家人、小孩和自己規劃保險,也是在閱讀了小資YP的一年投資五分鐘後才認識到保險在理財的重要地位,直到現在還是在持續學習,我推薦願意自己做功課的人到PTT保險板看看松鼠大的置底文章、搜尋Apin大版上文章整理、Finfo保險學習指南、保險松鼠快易懂的網站、松鼠大在商益網站寫的文章、松鼠大FB粉絲團,能認真看完這些就能對保險規劃邏輯有基本的認識,剩下的就是要自己去看商品條款、各家保險公司的商品及強項、甚至到保險公司自己的營運狀況、申訴率等。新手規劃保險仍建議從保險松鼠快易懂的成人罐頭保單和新生兒罐頭保單出發,依照自己的需求稍做調整即可。以下是我自己這一年來研究保險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癌症一次金 因為現在許多癌症療法推陳出新,傳統防癌險保障每次治療癌症相關的手術、化療及住院等治療費用已未必能跟上醫療進步的速度,此現象突顯出在確診癌症時盡早拿到一筆足夠的癌症一次金的重要性。此金額能夠自行運用在醫生推薦的療法,不管是新的標靶治療、免疫療法還是舊的化療、放射性治療,都可依自己的病況及此筆預算選擇,不用擔心選擇此療法保險公司是否會理賠,也未必賠得夠,導致杯水車薪。通常建議規劃100萬或以上,只是現今許多癌症一次金商品保額常受限於100萬,若要更多保額就得考慮多家投保。關於癌症的醫療現況及部分商品規劃可參考此篇 Part1 和此篇 Part2 。 重大傷病一次金 首 Read more »
2024 2月新生兒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 2月 02, 2024 去年底金管會宣布醫療實支實付商品須回歸損害填補原則,日後商品將逐漸改革成複數實支理賠上限為實際花費的醫療費用,也就是一般業務的賠兩倍、三倍醫療費用的銷售說法將告一段落,但目前是朝不溯及既往的方式進行。 雖然政策細節尚未公布,壽險業者已立即反映在實支實付商品停售、限制只當第一家等措施中。目前僅剩台銀1Q、安聯HMR1接受副本理賠,但此兩者並非之前的實支首選也是有原因的: 綜合上述優缺點,個人認為若有預算可規劃安聯失能險順便規劃實支,但第二實支的必要性已經比失能險低很多了。若沒有預算,其實可以不用規劃台銀實支,因為也沒有其他好商品可買,主約成本占比仍大。 新生兒可考慮用定額醫療險補充醫療保障,以前因為有不錯的實支商品可以互補組成雙實支,相輔相成讓保障更全面並提高額度上限,保費也沒有比定額醫療險高多少,但這顯然已成為過去式,我們不得不重新考慮定額醫療險的重要性。 我們有醫療保障的需求,但能選的商品只有這些,沒有好商品可以選,只能選相對沒那麼差的,現實就是如此,我們只能坦然面對。 以下參考 保險松鼠快易懂 的新生兒罐頭保單,舉幾個新生兒男性規劃範例。 範例一:富邦+全球+遠雄+安聯+新安東京 若預算充足,可參考上方幾乎是把每家保險公司的優勢商品規劃進去的方式,主約成本當然會增加,提高整體保費預算。ALA 直接69萬只是當參考,可以視情況看壽險主約有多少額度再自行降低。相較之前雙實支+失能可以壓在3萬出頭,現在要變成4萬且實支商品也沒之前好,不勝唏噓。 富邦實支HSN的保費較低,但雜費額度也低,和HSM一樣有門診手術範圍大額度高的優點,而平準費率更會使新生兒保費偏高。考量保大不保小,個人會以足夠的住院額度為考量規劃HSM,畢竟安聯實支的住院雜費也不是很高。 另外提醒因為安聯主約壽險會卡69萬,且富邦實支只能當第一家,但富邦意外險應該需要保滿身故金69萬才能出單,投保順序需要跟業務討論清楚確保順利。 範例二:台新+全球+遠雄+安聯+新安東京 之前比較有效益的規劃方式為每家公司應有實支加上至少一個優勢商品一起規劃在主約下面,才能提高主約成本的效益。目前來看其實非常難做到,只有凱基實支加上癌症一次金可以勉強做到這種規劃方式,但凱基的MAJISA有每年總限額限制,LEGORA門診保障低,跟台新實支相比都有其不足之處,此處先以台新實支為第一實支做規劃。 台新實支HX很不錯,美中 Read more »
2024 2月成人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 2月 17, 2024 在 上篇 有介紹到目前新生兒罐頭保單個人覺得適合的規劃,但保障與保費皆不比從前了,成人罐頭保單也是同樣的情況。目前能當第二實支的1Q和HMR1,它們的缺點也有在上篇說明,整體看起來第二實支已沒有令人想規劃的動力。 目前安聯仍能規劃失能一次金及扶助金,而台銀則沒什麼其他商品可規劃,基於失能造成的經濟風險可說是最大的,個人認為第二實支若真的想要可以用HMR1在安聯一起規劃。以下用雙實支與單實支的規劃範例說明,讀者可視自己保障的需求再進行調整,罐頭保單內容仍是參考 保險松鼠快易懂 前輩的分享,範例皆以25歲男性規劃。注意各公司投保規則可能變動,請以投保當時公司政策為主。 雙實支範例一:富邦+全球+遠雄+安聯 此規劃包含目前門診手術範圍最廣的富邦實支,個人覺得HSM的住院雜費額度比HSN充足,且HMR1雜費額度低,故喜歡規劃HSM更勝於HSN。可以看到若取各家優勢商品規劃一般建議的額度並加上失能險,25歲男性保費已來到6萬出頭,這是一年前無法想像的情況,且實支保障也不比從前了。 這裡特別提一下安聯失能一次金DR2A個人非常看重,因為失能等級7到11仍會對生活造成重大影響,但失能扶助金只能保障1到6級,且一次金理賠會隨著失能等級打折,故我自己是規劃到最高的500萬保額,這時WL1N就得用40萬+TLR 360萬,成本又會更高,因為投保規則有DR2A保額上限為主約加附約壽險保額,且TLR最高為WL1N的12倍,但投保規則可能會隨公司政策變動,詳情請洽自己的業務員詢問。這裡就用30萬+360萬提高DR2A保額到390萬,可視個人需求及預算決定DR2A保額要規劃多少。 雙實支範例二:台新+遠雄+安聯 其實就貨幣時間價值及保障額度而言,個人喜歡台新實支HX更勝於富邦,但缺點就是缺轉換日額及門診手術多了一些限制,若要用台新規劃就要先充分了解台新的這些缺點。台新規劃實支的好處還有不錯的重大傷病可以一起規劃,更要把握費率便宜的失能扶助金SDR,但須注意只保障到65歲或最多30年。 這裡把意外險規劃在遠雄,因為台新意外險商品不好規劃。安聯仍規劃失能一次金及扶助金,可自行依預算調整扶助金額度,畢竟失能扶助金不會有人嫌多。 雙實支範例三:凱基+全球+安聯 凱基規劃實支的好處就是主約成本不高、可一起規劃癌症一次金、意外險,若要更省的話也可以把全球刪掉在凱基規劃重大傷病險,只是慢性精神病理賠會打折且 Read more »
癌症保險規劃心得–Part2 - 11月 07, 2023 上一篇 提到癌症風險的背景知識,大概整理重點如下: 醫療技術進步無法預測,現今保單條款若對理賠條件限制越多,日後轉嫁風險的效果將有越大的不確定性。 癌症治療未必需要住院,無法只靠實支實付或療程行癌症險轉嫁癌症治療費用,真正的大筆花費如標靶藥物、新型手術與療法是否能轉嫁才是選擇商品的重點。若有住院及住院必要性,實支實付也能轉嫁部分費用。 從癌症五年存活率數據來看,若將癌症理賠寄託在第二年及之後的照護金,仍有無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理賠金尚未拿到幾次就已身故或為時已晚等風險。 若要使保戶能在罹癌後具有以最快速度採取最有效療法的選擇,癌症一次金才是現今最具此效益的商品。 此篇會分析一些常見癌症商品的費率及優缺點,希望幫讀者對要如何規劃自身癌症保障有初步的認識。 中壽癌症一次金MAJIXA、台壽YCD 無第一年理賠打折的限制,重度癌症理賠保額時,會扣掉初期及輕度癌症理賠金再理賠。費率而言MAJIXA稍高,尤其是在65歲之後。但因為目前台壽主約成本過高,新版實支也不是首選,故現在YCD已經比較少人規劃,若有既有主約則可詢問是否可加YCD,通常兩者保額上限皆為100萬,主要是受限投保規則。 遠雄CJ2、RQ1、XCD、國泰CFK 遠雄癌症一次金有五年期的CJ2及一年期RQ1,最近新出的RQ1費率比CJ2高,主約常見選擇為FI5 20年10萬,故要規劃時也須考量主約成本。RQ1比較特別的是目前保額上限為200萬,CJ2則為一般的100萬。 XCD則是少見具高額度癌症一次金的療程型癌症險,最高6單位時重度癌症理賠60萬,無第一年打折的限制,故可用來與CJ2、RQ1配合確保第一年理賠金不會過少。XCD的優點還有它無累積總給付金額限制,只有每一保單年度理賠上限。中壽MAJIQA若規劃6單位則累積總給付金額上限為300萬,達到上限則附約效力停止。 CFK為少數主約成本低的癌症一次金商品,且保額可以到200萬,但規劃須注意可能另有投保規則。此商品第一年理賠金額也會打折,且後續保費較高。 第一年理賠打折的限制可粗略視為等待期從原本的3個月延長到12個月,個人認為對於新生兒較不利,不太適合新生兒規劃。但因為目前好的實支商品已不多,遠雄實支費率高、國泰實支限制多且費率也偏高,綜合整體保障而言,新生兒用中壽規劃實支及癌症一次金仍是目前較有效益的選擇。若要加強癌症保障,大人小孩可用遠雄商品,癌症一次金 Read more »
2024 9月成人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 9月 24, 2024 成人罐頭保單規劃比新生兒更多樣化,舉凡家庭責任、職業薪水、既有保單、資產多寡等,這些都會影響 規劃 ,不過其實都可以從罐頭保單出發做修改或增減。 現階段實支實付採損害填補原則,也有些實支商品已開放給已有實支的保戶購買。若保戶已有正本實支,新買的當然就是採差額理賠。若保戶已有的是副本實支,目前較普遍的看法是因為損害填補原則不溯及既往,以往購買的副本實支仍可與現在買的正本實支一起理賠而不只限於差額理賠,但實際理賠方式會遇到什麼困難或執行方法仍有待確認,所以目前個人是建議以前買的實支正副本額度總和偏低的保戶再考慮這種作法。 這篇仍以 保險松鼠快易懂 所整理的罐頭保單加上個人想法而整理出一些成人罐頭保單規劃,以25歲男為例,給沒什麼想法的讀者當作個出發點思考自己適合的規劃。 整體規劃方向分以下幾點: 實支實付 目前已沒有特別突出的商品,可比較實支的保障與保費差異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只是仍建議把額度拉到最高,因為要把額度提高已不像以前可以用副本實支那麼簡單,損害填補原則下第二個實支開始就會有保險槓桿變低的問題,個人是覺得若原本額度沒有過低,可等到其他保障都補齊之後再來考慮。 癌症、重大傷病一次金 在單實支規劃下,癌症與重大傷病一次金額度確實需要更多才能提供跟以前雙實支環境時相近的保障,在額度提高的情況下,選擇費率友善的商品 規劃 更顯得重要。重大傷病一次金也能些微彌補疾病失能的保障,只是效果有限。 意外失能 以前有失能險可以 規劃 時,疾病與意外失能都能受到保障,不需要特別 規劃 意外失能,但現今無疾病失能商品,只能從旁用意外失能商品加強部分的失能保障。個人很看中失能這塊,畢竟失能算是對經濟影響最大的風險。這其中要特別注意失能一次金與扶助金的額度仍需足夠,才能真正轉嫁意外失能風險,個人是參照以前失能險的規劃,一次金目標500萬,扶助金目標每月3萬以上。通常意外失能保費不會隨年紀增長,故一開始就拉高額度的效益算是很高了,個人寧願把有限的額度拿來提高意外失能而不是意外實支、日額等保額,較符合保大不保小的觀念,預算夠都提高當然也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目前意外險幾乎都不保證續保,若被斷保就得馬上找下個商品補齊保障。 長照險 因為現在沒有失能險了,有預算可以考慮 規劃 ,但需要充分了解條款及理賠條件,個人目前尚未研究徹底,大概對於此商品還沒什麼動力吧。 範例一:台新+遠雄 目前台新實支保 Read more »
個人理財觀念分享–指數化投資–長期報酬的趨勢 - 9月 14, 2023 人都不喜歡損失,其帶來的失望將更勝於同等程度的報酬帶來的快樂。 時常看到有人在PTT或Dcard批評買定期險並用相對於終身險省下的錢做差額投資,又不能保證投資能獲利,買終身險比較實在,其實這只說對了一半。 許多人投資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累積資產,更有許多人是為了避免貨幣隨著時間喪失購買力,而 為了要得到超過通膨率的年化投資報酬率,勢必得承受一定程度的風險 。承受風險未必可以獲得風險溢酬,但要得到風險溢酬勢必得承受其相應的風險。 若選擇買終身險,難道就不需要累積資產了嗎?其實不管選擇買終身險、定期險,資產累積都是勢在必行的,因為老了之後就得靠自己上半輩子累積的資產過活,而不是只靠終身癌症險或終身醫療險過活。定期險能讓我們累積資產的速度維持一定程度,至少會比買終身險的人更加快速,並且更容易得到足額的保障,同時能兼顧資產累積速度, 資產累積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 那差額投資要怎麼確保最後一定獲利呢?可惜答案是否定的,沒人能確保投資一定會獲利,至少相較於定存而言都有更高的風險、更多的機會會損失本金。 目前我看過最可能獲利的投資方法,也是最適合與定期險配合的差額投資方法,就是指數化投資 。 在前幾篇文章講到指數化投資就是被動接受市場平均報酬,而 長期下來將能贏將近80%策略選擇的個股或90%的主動基金。要能達到這種成果的關鍵就在長期持有(buy and hold) 。首先考量到定期險的保障期間幾乎都到75-85歲,若從新生兒開始投保,代表有80年左右的時間長期持有,請問你敢投資哪一間公司並持有80年?是不是很難下手?連S&P500指數都是1957年才出現距今也還不到80年。 雖然可口可樂早在1886年就創立,你覺得你有多少機會能投資到80年後有如現在可口可樂的公司?更別說是主動型基金了,連基金自己會不會還不到80年就被清算都很難預測,這些都不是簡單可以做到的事情, 但若你選擇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長期持有就變得幾乎所有人都有機會做到 ,這裡說有機會也是因為並不是所有人在碰到2008金融海嘯或2001年左右的網路泡沫等金融危機時,都能維持長期持有的策略,很多人是嚇到停損出場,那買進持有能獲得的報酬就與他們無緣。同樣的在牛市時,那些因為自己的預測而選擇停利的人,也無法得到堅持買進持有策略的人所得到的報酬。 所以為什麼選擇以買進持有策略進行指數化投資,是最可能獲利的投資方法,且最能 Read more »
終身與定期癌症一次金保險比較-Part1 - 5月 10, 2023 一直有許多保戶對於要選擇終身與定期保險沒什麼頭緒,或是以定期險保費漲幅過大為論點說明買定期險不見得有省到錢,可惜的是大多論述都僅屬於定性分析,說再多說服力也不足,故想以幾篇文章做些定量的分析,探討此議題。我了解可能有很多前輩做過這樣的分析,所以只是想以自己的淺見做分享,也代表其實大多數保戶也都有能力做此類分析來幫助自己選擇適合的保險。 因為醫療險很多保障及規則實在複雜,癌症一次金保險相對單純且較適合做簡單的比較,日後再以其他商品做分析。此篇選擇台灣人壽的終身癌症一次金T05K2及定期癌症一次金YCD來做比較,費率及年期皆為現今真實商品數據,但於此篇僅用於分析,並無任何宣傳或批評目的。此篇也同樣須用貼現率的概念探討貼現後保費及利用終身及定期年繳保費差額之儲蓄或投資,最後比較兩者的差異。 先簡單說明貼現率的概念,此篇貼現率假設為年通膨率,例如終身險多數為平準費率,今年所繳的一萬元保費和10年後繳的一萬元保費是不同的概念,同理60年後理賠的100萬元與今年的100萬元價值也是差異極大,但因為終身險都是先繳高保費,定期險先繳的保費都較低,所以在此基礎上終身險先繳高保費也壓縮到年輕時儲蓄理財或是其他保險的空間,這很大部分也是因為現在的錢比較值錢的緣故。 此篇 有更多關於貼現及通膨的說明。 以下為商品介紹及假設: 分析一:在定期險保障期間內得重度癌症 貼現後總繳保費:每年保費計算貼現值再加總而得。 貼現後差額定存或投資總額:以固定之定存利率或年化投資報酬率計算每年保費差額拿來定存或投資後的總額,此數字再貼現至今的總額。 此差額只存在於終身險繳費時期,也就是前20年。故差額投資只發生在前20年,之後定期險保費仍持續繳,投資部分完全不動任其複利增長,最後再計算貼現後投資總額。 貼現後淨繳保費:貼現後總繳保費 – 貼現後差額定存或投資總額。 0歲開始繳保費到85歲才得重度癌症拿到一次金,此期間貼現後總繳保費雖然較終身高幾乎10萬,前20年的保費差額拿去定存也可存下貼現後85369元,因此保費與定存相減後與終身險貼現後總繳保費已差不多。若75歲或更早理賠,定期險貼現後總繳保費已十分接近或低於終身險,再加上差額定存的總額,其實已比終身險划算許多,因為自己存下來的錢保障一定是最完整的。 23歲開始投保後,因為複 Read more »
癌症保險規劃心得–Part1 - 11月 03, 2023 近期甚囂塵上的標靶藥物被醫療實支商品拒賠新聞,相信已經讓很多人意識到標靶藥物及癌症治療花費非常高,儘管有些標靶藥物有健保給付,但難免有給付對象與條件限制。且並非所有標靶藥物都有健保給付,我們也無法保證在罹癌的時候,最有效或醫生推薦的標靶藥物已被納入健保給付項目,若認為只靠健保不夠的人,就可以考慮規劃癌症保險,此篇結論為建議以癌症一此金商品為主。 至於實支實付商品仍有其用處,主要功用為在必要性住院的前提下,給付住院醫療與手術及其雜費等自費費用,不只用在癌症治療,人的一生也不會只碰到癌症此風險,故不能因此新聞直接推論實支實付險重要性降低。 以下分幾個主題探討規劃癌症險時該考慮的要點。 台灣人近年來癌症風險趨勢 Reference: 1111229健康署-「公布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記者會 從第一章圖可看到,全癌症發生率在民國100年前呈現增加趨勢,但之後就呈現男性平穩,女性上升的趨勢,死亡率則是自大約民國85年後呈下降趨勢。 若細看各癌症的趨勢則如第二張圖所示,女性乳癌發生率明顯持續上升,其他癌症有的上升有的下降,故造成第一張圖中,女性癌症呈現上升,男性則呈現平穩趨勢。 這些資料告訴我們,癌症風險對現代人而言已不容忽視,尤其女性乳癌發生率持續上升,如下圖所示,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大約在45-60歲,且從25歲開始發生率急速上升,這段期間剛好是在青壯年家庭責任重大的時候,此時若能設法轉嫁癌症風險,對家庭經濟及資產累積的影響將能大幅下降。 Reference: 109年癌症登記報告 癌症存活率 Reference: 1111229健康署-「公布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記者會 罹患癌症後的存活率,與發現早晚有很大相關性,可看到上方的圖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長年維持第一,注意人數與發生率定義不同。第二張圖顯示其與其他常見癌症5年存活率在第0-1期仍相當高,但到了第2-4期就會急遽下降,因此癌症篩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須注意早期篩檢並不能取代癌症險的保障,因為也不是所有癌症在初期發展中都能被篩檢出來,就算篩檢幫助我們發現癌症,我們也無法控制是在哪一期被發現,治療的花費仍可能高到影響經濟狀況。 Reference: 110年癌症5年存活率 上圖可看到綜合整體新發個案的一年至五年觀察存活率,其中女性乳房癌症因為篩檢政策的關係可提早發現提高存活率,甲狀腺癌本身就是存活率較 Read more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