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保險規劃心得–Part1

近期甚囂塵上的標靶藥物被醫療實支商品拒賠新聞,相信已經讓很多人意識到標靶藥物及癌症治療花費非常高,儘管有些標靶藥物有健保給付,但難免有給付對象與條件限制。且並非所有標靶藥物都有健保給付,我們也無法保證在罹癌的時候,最有效或醫生推薦的標靶藥物已被納入健保給付項目,若認為只靠健保不夠的人,就可以考慮規劃癌症保險,此篇結論為建議以癌症一此金商品為主。

至於實支實付商品仍有其用處,主要功用為在必要性住院的前提下,給付住院醫療與手術及其雜費等自費費用,不只用在癌症治療,人的一生也不會只碰到癌症此風險,故不能因此新聞直接推論實支實付險重要性降低。

以下分幾個主題探討規劃癌症險時該考慮的要點。

台灣人近年來癌症風險趨勢


Reference: 1111229健康署-「公布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記者會

從第一章圖可看到,全癌症發生率在民國100年前呈現增加趨勢,但之後就呈現男性平穩,女性上升的趨勢,死亡率則是自大約民國85年後呈下降趨勢。

若細看各癌症的趨勢則如第二張圖所示,女性乳癌發生率明顯持續上升,其他癌症有的上升有的下降,故造成第一張圖中,女性癌症呈現上升,男性則呈現平穩趨勢。

這些資料告訴我們,癌症風險對現代人而言已不容忽視,尤其女性乳癌發生率持續上升,如下圖所示,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大約在45-60歲,且從25歲開始發生率急速上升,這段期間剛好是在青壯年家庭責任重大的時候,此時若能設法轉嫁癌症風險,對家庭經濟及資產累積的影響將能大幅下降。

Reference: 109年癌症登記報告

癌症存活率

罹患癌症後的存活率,與發現早晚有很大相關性,可看到上方的圖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長年維持第一,注意人數與發生率定義不同。第二張圖顯示其與其他常見癌症5年存活率在第0-1期仍相當高,但到了第2-4期就會急遽下降,因此癌症篩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須注意早期篩檢並不能取代癌症險的保障,因為也不是所有癌症在初期發展中都能被篩檢出來,就算篩檢幫助我們發現癌症,我們也無法控制是在哪一期被發現,治療的花費仍可能高到影響經濟狀況。

Reference: 110年癌症5年存活率

上圖可看到綜合整體新發個案的一年至五年觀察存活率,其中女性乳房癌症因為篩檢政策的關係可提早發現提高存活率,甲狀腺癌本身就是存活率較高、預後較良好的癌症,其他癌症有些一年存活率就已掉到80%以下,2年存活率整體而言也在70%以下。由此可見,若癌症保障主要是靠每年癌症照護或扶助金,可能落入緩不濟急的窘境。

當然也有許多癌症會需要長期抗戰,這確實能靠此類癌症商品轉嫁日後長期抗癌的經濟壓力,但通常這種商品的第一年理賠金額都不高,早期發現當然需要早期治療,因此若要規劃這種商品,一般診斷出癌症就理賠的癌症一次金保障仍需另外規劃,且重要性應該放在更前面,每年癌症照護或扶助金商品則可視個人需要與預算規劃。

各年齡癌症風險

大家都知道年紀越大罹癌機率越高,現代人癌症發生率的提高也有一部份的原因是平均壽命逐漸提高,當然會發現越來越多人罹癌。

上方左圖為台灣全癌症年齡別發生率,可看到女性在青壯年時期25-50歲發生率比男性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女性癌症好發年齡較早,如乳房、子宮頸、子宮體、卵巢等癌症年輕時就有較高機率發生,而男女皆可能發生的甲狀腺也可看出女性發生率明顯高於男性,尤其從年輕時機率就高許多,下方四張圖提供數據給大家參考。

上方右圖則為RQ1癌症一次金商品費率,此處以100萬元保額為例,可看到保費趨勢跟左方癌症年齡別發生率非常相近。由此可看出,不管在哪個年齡規劃此癌症一次金,同等保費的風險轉嫁效果皆相近,風險越高當然保費就越高。



Reference: 109年癌症登記報告

兒童癌症風險

儘管年齡低時癌症發生率也低,低發生率跟不會發生卻是兩回事。在保險的原則裡,損失機率小但幅度大的風險最適合用保險轉嫁,年輕時少少的保費轉嫁癌症風險,非常划算。年輕時罹癌也比老年時罹癌對一生的資產累積或家庭經濟影響更大,故保近不保遠的保險觀念也適用。老年時罹癌風險高故保費高,保險槓桿降低不少,如我之前文章所說,在年輕時累積自己的資產在老年時才能脫離高保費的枷鎖。

上方的圖顯示兒童較常見的癌症如白血病、腦瘤等,新生兒至兒童時期的發生率皆比青壯年高,故千萬不要認為癌症發生機率低就不需要保障,因為保費已經反映癌症發生風險了,所以機率高低並非考量的因素,能不能承擔罹癌的風險與轉嫁風險成本(保費)的衡量才是規劃癌症險考量的重點。

癌症治療

癌症治療方法隨著醫療技術進步日新月異,從傳統的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手術治療等,到現在新型的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這中間的改變其實在人的一生中就可親眼見證,如最近的實支實付無法理賠無住院必要性的標靶藥物費用之新聞。

醫療進步的速度沒人能預測,以前買的舊保單條款及保障是否能轉嫁現今的癌症風險?從最近的標靶藥物被實支拒賠新聞就可看出,保單條款及保障的更新很難跟上醫療技術進步的速度,如許多手術原本住院才能執行,因為技術更好、傷口更小、預後更佳而轉成門診即可執行,那只有賠住院的實支實付就不會理賠,而想要接受技術更好的手術治療,當然會比較花錢,所以近期才一直強調實支實付門診手術額度的重要性。因此規劃保險時最好要有自覺,保單的設計很難符合日後科技進步的醫療環境。

以前買的癌症險保障常常是癌症住院醫療日額、門診醫療日額、癌症手術定額給付,加上少少的癌症一次金,頂多加上放射線治療、化療的每次定額理賠。此種商品並非沒用,只是理賠範圍相對受限,對比現在癌症治療的趨勢及自費極高的項目如尚未有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達文西手術、加馬刀、質子刀等新型治療方法,可說杯水車薪。

若有住院開刀,實支實付商品仍能當作轉嫁花費的手段,但若是沒有或不需要住院就可以完成的療法,而且通常花費都極高,個人覺得只有規劃癌症一次金最適合。重大傷病一次金當然也能規劃,但因為其保費幾乎在癌症一次金的1.5倍以上,中年時保費就會偏高,不適合當主力,當輔助倒是很適合。

以下幾個發生率高的癌症例子給大家參考,可以看看從100年到109年的癌症治療方法這十年來的變化。我們若要轉嫁癌症風險,為了因應日後醫療技術進步而造成我們可能得面對保單條款無法與時俱進的情況,規劃癌症一次金才是最有效益的解決方式。

下一篇將探討常見癌症一次金商品規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 9月新生兒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終身手術與一年期實支實付比較

個人理財觀念分享–保險

2024 2月新生兒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2024 2月成人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癌症保險規劃心得–Part2

2024 9月成人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個人理財觀念分享–指數化投資–長期報酬的趨勢

終身與定期癌症一次金保險比較-Par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