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觀念分享–緊急預備金
延續上一篇的概念,在掌握收入與支出之後,才有可能開始儲蓄,以至於理財。而理財的「目標」可說是最重要的關鍵,我們應該以理財目標決定資金的去處,若能以這句話為主軸做理財規劃,將能幫你更有效率地做財務決策。
第二步:緊急備用金
理財最基本的目標,是先讓自己不會處於毫無能力承受稍微大一點的經濟風險,像是工作突然被放無薪假或裁員、家人突然生病要請長假照顧等,也就是在意料之外的經濟風險發生時,有足夠的緊急備用金,讓急需用錢時不會荷包見底,也能讓自己在平常生活時心裡覺得踏實,沒有後顧之憂地往下個理財目標前進。
緊急備用金的重要性絕對值得我們列為第一個理財目標,存到足夠讓我們承擔一些經濟風險的金額,而這個金額對於每個人或每個家庭而言不盡相同,可由幾個面向思考:
1. 半年到兩年的生活費或收入
若是從支出角度考量,以基本生活水準為標準訂立目標,可能包括基本的食、衣、住、行、育及一部份的娛樂等各方面的生活支出。若是從收入的角度出發,則可視為薪資仍持續領取一段時間。要存半年或更長則可視個人情況而定,例如,若工作收入不穩定或單薪家庭,則應存到較久的生活費或收入。通常收入會比支出還高,所以以生活費或以收入為緊急備用金金額目標,可參考自己或家人的生活模式,保守一點則以收入為主,若生活開銷較一般家庭低則可以支出為主,如我自己就是以一年家庭生活費為標準。
2. 以自己或整個家庭的情況衡量緊急備用金
單身者自由度較高,就算碰裁員,也能馬上重整心態開始找下一份工作,工作的限制也不大,甚至可以為了下份工作搬家,轉換成本較低。若是單薪家庭,或有小孩,還得考慮小孩感受及學區,家人是否接受環境或生活模式轉換,轉換成本較高,也導致找到下份工作的時間可能延長,此時就得預留充足的緊急預備金應對,金額可能會需要一年以上的生活費或收入。其它風險像是自己或家人遭遇意外或疾病時,是否能讓生活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有人說保險就是用在這時候,但也請記得,並不是所有風險都能用保險商品轉嫁,且保險也是需要成本的,也未必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3. 存緊急預備金的工具
時常在逛論壇時看到有人PO文請教理財規劃,洋洋灑灑列出自己的收入、支出、股票投資、保險等項目,活存或定存卻只有少少的幾萬到十幾萬,試想若經濟突然不景氣像2008年金融海嘯一樣,公司營運不善放無薪假或被裁員,股市很可能也是一蹶不振,此時若從自己的股票資產變現出來支付生活費,可說是標準的賣在低點。這也可以回到本文剛開始提到的以理財目標決定資金的去處,股市的資金主要並非讓我們在緊急時變現救急,比較可能的是長期投資用複利放大資產,到退休時再慢慢提領當作生活費。若此資金的目標為退休金,我們選擇把他投入股市很合理,但若此資金的目標是緊急預備金,投入到股市曝險就有疑慮,就像剛剛的例子提到的,財務危機時常伴隨熊市,則此曝險於股市的資產將被迫認賠出售,救急的能力將大打折扣。
所以最好的緊急預備金工具就是方便快速變現且虧損機率最低的定存或高利活存。定存時可使用小額定存像很多筆5萬,若需要使用時只需要解約一部份定存減少利息損失,年期的話我個人是用3年取得最高利率,且為整存整付到期複利並續存以取得最多利息。高利活存我自己是沒開相關帳戶,若有的話也很適合,只是也是要注意高利率的活動期限、取得高利率的條件是否皆滿足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