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年醫療保健支出看理財與保險
最近看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發覺有許多數據值得探討,其中就有包括歷年來消費支出與醫療保健支出的資料,非常適合用於自身理財與保險規劃之參考。以下分享自己整理的數據及心得。
注意事項:
1. 資料來源為「平均每戶家庭收支 - 按經濟戶長年齡組別分」,網址如下:https://www.stat.gov.tw/News_Content.aspx?n=3911&s=227812
2. 我尚未看到有直接整理歷年平均每人消費支出的檔案,故只能從每一年平均每戶家庭收支與平均每戶人數推估平均每人的消費支出。所以我是手動把每年的數據都整理在同一份檔案作圖分析,得到歷年每人支出趨勢。
從原始資料來看,平均每年每戶家庭消費支出有包括食、衣、住、醫療保健、行、教育等各個層面,故我直接把總消費支出與醫療保健支出獨立出來,再除以平均每戶家庭人數,得到平均每年每人消費支出及平均每年每人醫療保健支出。
計算理論通膨時,每人消費支出是用第一個點當起始點看多少%的通膨率最貼近實際數據,取個大概的數值。每人醫療保健支出則是用第二個點當起始點,因為第一個點有點過低,會造成較大的誤差。
可以看到每人消費支出其實貼近3%通膨率,而每人醫療保健支出則貼近4.5%通膨率,所以平時才會聽到醫療支出占消費支出越來越高的資訊。4.5%也比我之前分析的預估數值2%要大得多,在做長遠的財務規劃或退休規劃時,可能有必要考慮這些歷史數據,提醒自己若不做好理財,存下來的現金將會被通膨漸漸侵蝕導致實質購買力下降,尤其是在醫療支出方面。
2%和4.5%的通膨率差距有多可怕呢?這裡以終身手術險為例子,假設某人於2000年前幾年購買此商品,其中某項手術理賠為定額10萬元。此人於2000年時進行某像手術實際花費為5萬元,多年後於2020年又進行同個手術,若通膨率為之前假設的2%,則將花費7.4萬元,若通膨率為這20年來的實際數據所示,則可能來到12萬元左右,定額理賠金10萬元已經不夠轉嫁此項手術花費,更不用說若是在40年後或60年後的老年時期,轉嫁風險的效果已經所剩無幾。
不只終身手術險的定額設計無法對抗通膨,實支實付也會有限額,老年時期同樣有可能無法完全轉嫁醫療花費,但兩者不同的地方在於終身險須在前20或30年繳完保費,而一年期實支實付則可隨自然費率繳交保費,用通膨角度來看越晚繳保費其實越划算,因為後期保費的現值不會過高,詳情可見我之前寫的文章。
由此可知,最終我們的保險規劃仍須回歸理財本身,唯有做好理財規劃及適當投資才可能對抗通膨,例如一般人皆能做到的被動指數化投資以得到這幾十年來的長期年化投資報酬率大概6-9%,以對抗通膨。無視幾十年後通膨的情況,而選擇將貨幣時間價值最高時期的錢花在終身手術或終身醫療險,且預期在老年能提供足夠或自認為尚可稱為基本的醫療保障,可說是對保險商品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相反的,適當的定期險則能幫我們在年輕時期加速累積資產,別忘了老年時期的花費也不只醫療,其他各項生活所需之花費皆須考量,從歷史資料也看到總消費支出通膨率大概在3%左右。
最後再次強調,保險的目的在於以最低的成本轉嫁阻礙資產累積的風險,在資產累積時期我們需要保險以達到足夠的資產,此時保險的重要性就會自然降低,因為自身的資產已足夠對抗在乎的風險。保險的重點並非老年時期有多少保障,或保障有多長、或是否為終身保障,而是在於規劃此保險商品是否能幫助我們累積資產,最終能選擇是否要風險自留。
以下為參考資料及自己整理的數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