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觀念分享–指數化投資–長期報酬的趨勢
人都不喜歡損失,其帶來的失望將更勝於同等程度的報酬帶來的快樂。
時常看到有人在PTT或Dcard批評買定期險並用相對於終身險省下的錢做差額投資,又不能保證投資能獲利,買終身險比較實在,其實這只說對了一半。
許多人投資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累積資產,更有許多人是為了避免貨幣隨著時間喪失購買力,而為了要得到超過通膨率的年化投資報酬率,勢必得承受一定程度的風險。承受風險未必可以獲得風險溢酬,但要得到風險溢酬勢必得承受其相應的風險。
若選擇買終身險,難道就不需要累積資產了嗎?其實不管選擇買終身險、定期險,資產累積都是勢在必行的,因為老了之後就得靠自己上半輩子累積的資產過活,而不是只靠終身癌症險或終身醫療險過活。定期險能讓我們累積資產的速度維持一定程度,至少會比買終身險的人更加快速,並且更容易得到足額的保障,同時能兼顧資產累積速度,資產累積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那差額投資要怎麼確保最後一定獲利呢?可惜答案是否定的,沒人能確保投資一定會獲利,至少相較於定存而言都有更高的風險、更多的機會會損失本金。目前我看過最可能獲利的投資方法,也是最適合與定期險配合的差額投資方法,就是指數化投資。
在前幾篇文章講到指數化投資就是被動接受市場平均報酬,而長期下來將能贏將近80%策略選擇的個股或90%的主動基金。要能達到這種成果的關鍵就在長期持有(buy and hold)。首先考量到定期險的保障期間幾乎都到75-85歲,若從新生兒開始投保,代表有80年左右的時間長期持有,請問你敢投資哪一間公司並持有80年?是不是很難下手?連S&P500指數都是1957年才出現距今也還不到80年。
雖然可口可樂早在1886年就創立,你覺得你有多少機會能投資到80年後有如現在可口可樂的公司?更別說是主動型基金了,連基金自己會不會還不到80年就被清算都很難預測,這些都不是簡單可以做到的事情,但若你選擇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長期持有就變得幾乎所有人都有機會做到,這裡說有機會也是因為並不是所有人在碰到2008金融海嘯或2001年左右的網路泡沫等金融危機時,都能維持長期持有的策略,很多人是嚇到停損出場,那買進持有能獲得的報酬就與他們無緣。同樣的在牛市時,那些因為自己的預測而選擇停利的人,也無法得到堅持買進持有策略的人所得到的報酬。
所以為什麼選擇以買進持有策略進行指數化投資,是最可能獲利的投資方法,且最能與差額投資配合呢?關鍵在於指數化投資的長期報酬,只要持有時間夠長,越有機會拿到長期的正報酬,以下用Portfolio Visualizer及SPY (SPDR S&P 500 ETF) 說明這些概念,SPY是美國第一個ETF,成立於1993年,追蹤S&P500指數。
上面五張圖中每個點都代表從該年投資1、5、10、15、20年得到的年化報酬率。可以發現若只投資1年,年報酬率會以極大幅度上下震盪,代表可能虧損也可能獲利,從歷史來看較無法預測報酬。若持有增加到15年,年化報酬率已看不到負報酬了,20年也是如此,所以可以看出來買進並長期持有,才能有較高機率達到預期報酬,若只持有短期,甚至追高殺低,迫不及待地停利停損,報酬率根本無從預測。
我把這些數據做成箱形圖,可以更看得出來報酬率的波動範圍隨著投資時間變長而減少,下方也標上各個期間的平均年化報酬率。因為指數化投資重點就是長期持有,所以看15或20年年化報酬率最準確,因為那才代表持有這麼久的時候年化報酬是多少,其波動範圍也最小,如此才較有機會達到預期的平均年化報酬率,大概7到8%。
Reference: Guide to the Markets,U.S. 3Q 2023. J.P. Morgan
上圖一樣是J.P. Morgan的統計數據,但他們統計的時間更長,從1950到2022年,所以報酬率不太一樣,但依然可以看出年化報酬率從投資1年 –39%到47%波動幅度縮小到6%到17%的波動幅度。從1950到2022年,長期投資20年,不管從哪一年開始投資,最少也有6%的年化報酬率,平均年化報酬為11.1%,這就是指數化投資的力量。若我們在這些年花了許多時間看財報、新聞、預測、研究市場資訊,仍無法達到股票市場平均的年化報酬率11.1%,不就等於做白工?更多人是如下圖所示落後市場平均報酬呢!
Reference: Guide to the Market, U.S., 3Q 2021, J.P. Morgan
最後做個總結,進行指數化投資的重點:
- 買進持有,利用長時間的複利累積資產,等到退休或提領期時再賣出變現。
- 買進全市場指數型ETF,最少也要VOO、SPY等追蹤S&P 500的這種分散程度,若能投資到全世界選擇VT、VWRA也很好,這些指數型ETF才能真正讓人長時間持有,才較有機會能獲得預期的長期報酬。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