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信託銀行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

今年的這份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有許多分析值得思考,雖然大部分讀者應該跟我一樣離所謂的高資產客群還很遠,但我們仍可以藉由了解這些人學習一些對我們也有用處的理財觀念,本篇將列出我感興趣的數據做一些探討與分享。

參考資料:

2025中國信託銀行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



高資產客群定義

首先對於此報告探討的群體要有個明確的定義,幸好在報告中寫得還算詳細。

可投資資產在新台幣三千萬元以上可被定義為高資產客群,其中可投資資產包括金融資產與投資性不動產,也就是不含自住房的意思。

下半部也有寫到扣除自住房價值後,還須扣除金融負債。此處個人的理解為資產不計入自住房,但要扣除自住房貸,然後扣除其他負債後來計算資產規模是否有達到三千萬元以上。此規定也須依據通膨調整。



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成長

在知道高資產客群的定義之後就可以來看分析數據了。這份報告提供了每年的總人數與財富規模總值的估計,但其實這也只是代表越來越多人達到此3000萬或3300萬的標準,財富規模總值也自然會隨之增加。

因此這裡的平均年成長率的意義僅代表跨越這個門檻的速度這幾年有多快,與之前看到的整個群體十分位組平均成長意義大不相同。簡而言之,一個是沒有相對於群體的位階,一個是有相對於群體的位階。

我這裡做了些初步的分析,計算出高資產客群平均每人財富是否真的有隨著時間增加。要注意這是一個門檻上有多少人與財富的估計,新進來的人有較高機率財富會接近門檻,但早進來的人財富也應該要隨著時間增加,而這兩方的拉鋸就會導致平均值隨年份增加或減少。

右方的圖可發現若考量通膨,平均每人財富其實是穩定成長的,成長率約為4.5%。未考量通膨則可看出其實平均每人財富是下降的,可能代表有許多新跨過3000萬門檻的進來拉低了平均,另一個可能是原本在此客群的人財富並沒有顯著增加,當然我相信這個機率應該很低。



財富累積主要來源

上圖顯示45歲以下財富累積主要來源其實是財富繼承或家族(家人)贈與,再來是薪資收入與投資,最後才是企業經營與分紅。45-65歲則是倒過來,企業經營與分紅才是最主要的財富累積來源,財富繼承與贈與反而佔比最低。

個人猜測可能高資產客群裡的企業經營者或創業者仍有一定年紀,他們的下一代則主要靠財富傳承,甚至是原本沒有很好家世背景的人靠著自己高薪工作來晉升高資產客群。投資帶來的財富累積也因為本金累積與投資時間的關係,隨著年紀越大而佔比越大,也算合理。



過去一年財富變化

如前面提到,高資產客群平均每人財富應該不是每個人都增加,上面可看到仍有約10%的高資產客群過去一年財富是減少的。

財富變化主要原因有很大比例是因為投資金融產品所致損益,這原因跟上方財富累積主要來源其實不太一致,推測應該是時間長短不同所致,這邊只是著重於過去一年財富變化,財富累積指的可能是長期持續的資金來源。

這也可看出到了後期,造成財富變化的原因其實跟前期累積財富的管道很可能早已不同,當然也有機會因此造成財富減損,這是每個人財富累積到後期都須面臨到的課題。



未來三年期望報酬

這個調查並沒有詳細描述這裡的未來三年期望報酬是指年化報酬率還是三年的總報酬率,這部分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個人是推測這些百分比數字為年化報酬可能比較合理。

姑且看作是年化報酬率,可以看得出來高資產客群期望的數字其實跟指數化投資股市全市場的長期平均年化報酬率很接近,大概就是5到11%之間。

當然高資產客群有一般投資人沒有辦法使用的投資管道,甚至可以在風險相對沒那麼高的條件下提高年化報酬率,或是有更多管道操作槓桿等金融工具來提升報酬,必然有不同之處需要留心。

我們當然可以推測高資產客群因為資產已累積許多,追求高報酬來提升資產帶來的效益已經趨緩,所以接近指數化投資的長期報酬對他們而言已足夠。

另一方面也可以思考,雖然高資產客群有許多一般大眾無法得到的工具與資訊來提升報酬,平均而言也不會期待過高的報酬,是否也代表一般人若要求比這些數字更高的報酬時,其實承受過高的風險呢?



金援與資助原因

現代社會貧富差距日漸擴大,客觀來說也是因為資本主義制度運行下的結果,幾乎沒有國家可以例外。越來越高的房價也使年輕人越發需要長輩的金援與協助才能購買房屋建立家的基本安定感,這在中產階級如此,在高資產客群也相距不遠。

上圖可看到購置不動產是傳承者給予子女金援,以及繼承者尋求資助的主要原因,自行創業反而還排在購置不動產及金融市場投資之後,畢竟創業的風險可能還比前兩者高上許多。

比較令人訝異的是,通常最需要買房的時間應該是成家立業、生兒育女的時候,這時需要的空間也應是最多的,對於學區、周遭生活機能的要求、就業地點等限制也較多,但調查顯示45歲以下年輕人反而是最低比例,65歲以上卻是最高比例,值得深思。



調查方法

最後報告有列出調查方法,須注意有效回收樣本數為325份,若以高資產客群為70萬人來估算,只佔了0.046%的比例,老實說有點過低,但這報告主要本來就是用國富統計報告與主計處資料推估的,所以結果應該也不會差距太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2月新生兒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2024 9月新生兒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2025 2月成人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2024年度家庭理財概況分享

保險之於通貨膨脹–淺談定期險與終身險的限制 Part1

信貸投資之個人看法

醫療花費與實支實付額度分析-Part 2

醫療花費與實支實付額度分析-Part 1

個人理財觀念分享–資產配置

2024 9月成人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