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險規劃如何幫助資產累積–實例分析

從以前針對各項險種都分別比較終身險與定期險對於人生資產累積的差異後,我就很想把這些險種都放在一起模擬終身險與定期險規劃對同一個人的資產累積過程會產生多大的變化,也就是量化整體規劃造成的資產累積差異。最近終於有時間把這件事情完成,做成一個實例給讀者參考。

聲明:本文商品僅當作舉例用途,非推薦規劃商品名。

假設

首先來談談此篇分析的假設,我盡量以大眾接受度不低的數字做假設,如30歲年薪70萬其實介於30-39歲受僱員工的第6與第7十分位數之間,應非太高或太低的數字。

40歲前薪水成長率高於41歲後也是因為人生前期通常薪資不高容易有較高成長率如每年調薪及跳槽等,中年之後則不易跳槽且在職場中可能因為家庭責任而較為保守,不然薪資成長率太高可能又會有人說不符合實際情況或高估薪資,僅僅是接近年通膨率的薪資成長率應不會太樂觀。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維持我一貫的比較立場,不把薪資成長率設得更高是為了不虧待終身險,讓我們能以較保守的角度看待定期險規劃。

薪資中給小孩或自身的保險加投資比例的設定,則是建立在把保險與投資看成同一個資金池,若保險花費過多,當然會減少能投資理財的金額,減緩資產累積的速度。給小孩的比例可以較低(10%),給自己存退休金的比例通常較高也較需要(17%),若同時規劃小孩與自己的保險,加起來27%的儲蓄率也不是不常見的數字,故個人認為還算合理。

年通膨率2%假設為貼現率在我的很多文章都有出現過就不再贅述。年化投資報酬率4%則是參考下圖JP Morgan的統計資料,可看到指數化投資股債比60/40於1950至2023年的20年滾動年化報酬率為5%到15%,這篇分析的時間長度皆大於20年,故取4%應不至於不合理。

Reference: 2Q 2024 Guide to the Market, JP Morgan


終身險與定期險商品規劃實例

這次規劃以0歲男與30歲男為例子探討終身險與定期險規劃對資產累積的影響,可想像此30歲男有一0歲男新生兒的這種關係。規劃當然無法保證所有細節都考慮進來,也無法保證保障一模一樣,我已盡力把主要的商品保障抓到同等級來做比較。以下稍微解釋各項商品選擇與考量。

實支實付的終身險商品都欠佳,要不然就是會有很長一段時期其實沒有實支的保障,因此這邊以平準費率的富邦實支為終身險的商品規劃。定期險的實支則以我認為目前較佳的商品HX來規劃,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HX沒有轉換日額,門診手術範圍也有受227/3343限制,但目前因為沒有其他保障範圍更大的定期險商品,我也覺得可惜。HX的主約當然也是不小的支出,若覺得有必要考慮進去再自己加上吧,下方都有附上計算範例可以參考。

癌症一次金的終身與定期險相對單純,而重大傷病一次金的終身險多具有其他保障,但皆非重點,故這裡就不考慮,這裡要注意DCE的保障在30年期繳完後會持續到85歲。30歲男的重大傷病一次金則直接從台新出NHICIR,就不再另外規劃全球了。

長照與失能就比較複雜。終身失能險已無適合14歲及以下小孩購買的商品,但終身長照險就算可以買也要15歲及以上才能開始理賠,故此處只能以相對便宜的MAJIYB來規畫給0歲新生兒,30歲則可用WLDI來做終身失能規劃。0歲定期失能為了讓一次金保障跟MAJIYB相近,故規劃DR2A 20萬,扶助金則規劃3萬,這裡要注意這兩者失能險理賠並不會像終身長照險受到年齡限制,也算是不虧待終身險的一種方式了。

終身與定期險保費趨勢


首先來看上述商品的保費總和隨年齡的變化。

如上圖,以0歲男的每年保費來看,在55歲的時候才會超過規畫終身險時前20年的年繳保費,定期險則會在75歲的時候達到最高年繳17萬。但若接著看隨著每年通貨膨脹也就是貼現後,就算在最高峰75歲時繳的定期險保費也比現在0歲時繳終身險年繳保費要來得便宜。

若看0歲男累積總繳保費這張圖,定期險要到他60歲左右的時候才會比終身險規劃的累積總繳保費高,貼現後累積總繳保費更是要到快80歲時才會接近。

如上圖,以30歲男的每年保費來看,要等到65歲左右每年保費才會超過終身險前20年的每年保費,定期險則會在75歲時達到最高年繳約20萬保費,然而看到貼現後每年保費仍是低於或近似終身險前20年的貼現後每年保費,這代表著75歲時年繳保費「感覺」應該要比終身險30歲到接近50歲這些年的保費還便宜,因為物價已經通膨了40幾年了

若看30歲男累積總繳保費這張圖,定期險要到他71歲左右才會比終身險規劃的累積總繳保費高,貼現後累積總繳保費也是到快80歲時才會接近。

這時大概很多人都注意到定期險的累積總繳保費在60歲後會急速上升到80歲總繳保費到達400萬,雖然貼現後累積總繳保費是跟終身險差不多的,但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到其實後期總繳保費有很大的比例是來自於癌症一次金與重大傷病一次金的保費,這在文章後半部會再著墨。

保費對資產累積速度的影響


如同假設裡所說,一個人繳保費與投資的錢可以看成同一個資金池,花越多錢繳保費後能用於投資理財的錢勢必越少,在薪水與其成長幅度相同的情況下在終身險繳費的前20年影響尤其大,可以看到藍色線前20年幾乎都貼地成長。也如假設所說,60歲後就退休後,因為沒收入(或收入低)就不再投資自己或幫小孩投資,但60歲時累積的本金差異已極大。若父母退休後就不再幫孩子投資,任資產複利成長,對於0歲男在60歲時已經比終身險規劃高了快2倍,對於30歲男也是高於1.5倍,可見資產累積有極高機率會受終身險與定期險規劃影響。

終身險與定期險造成資產累積與風險自留的關係

應該有讀者會覺得疑惑,既然之前說60歲後沒收入了,保費又急速上升,那真的會有錢繳完剩下的保費嗎?第一,沒有人規定定期險保費一定要繳到完,因為幾乎都是一年一約換每年的保障,不繳不會損失,故常見的應對做法是在累積足夠資產後降低保額風險自留,但終身險因為把後期保費挪到前面先繳,等於一開始繳就要有繳到完的心理準備,不然降低保額或解約一定會有所損失。

第二,請見以下表格,以30歲男為例子,就算真的繳到60歲後沒收入了,資產累積的差距其實非常明顯,終身險與定期險的資產總額差距大概340萬,60歲後當然也不會有新資金再投資,光是資產放著不動增長到75歲失能險續保上限時也已經有600萬的差距。就算是0歲男新生兒,到成年開始工作的25歲時也已經是2倍的差距。


上方表格也可看到終身險與定期險規劃貼現前後的資產累積結果。若以30歲男為例子,在貼現前,60歲定期險的資產總額為770萬,終身險則為430萬,若續繳60歲後癌症與重大傷病一次金保險直到續保上限,將要再花280萬,這時因為定期險規劃在60歲時已經比終身險多累積了約340萬,其實也已經足夠繳到續保年齡上限還有剩,因此資產扣除日後保費淨額為約490萬,仍比終身險的430萬高。那續保年齡上限之後沒癌症及重大傷病保障怎麼辦?770萬4%複利成長20年,中間每年繳十幾萬保費,資產較大機率會成長至更高,到時以自己的資產保障自己應屬合理。30年後若真有理賠,因為通膨的關係,到時的理賠金應該也已經無法提供有效的幫助了。

另一方面60歲時比終身險多累積了約340萬的資產更讓定期險規劃者有風險自留的選擇,畢竟已經比終身險多出約340萬,癌症一次金與重大傷病一次金就算都全部理賠了也才賠200萬,其實降低保額風險自留是完全合理的。上方橘色表格就是在分析若不續繳癌症與重大傷病,日後要繳的保費就馬上降低一半以上(280萬降低至118萬),資產扣除日後保費淨額將更高,也更有利於退休生活,此時有沒有癌症與重大傷病一次金的保障並不會對資產造成重大影響,畢竟兩者在60歲後的保費加起來約160萬(280萬 – 118萬 = 162萬)也快是兩者保額總和了。

貼現後的淨額更看得出來終身險與定期險的差距,貼現後終身險規劃累積了約240萬資產,定期險則為426萬,若續繳癌症與重大傷病至續保年齡上限,資產扣除日後保費淨額為約300萬,仍比240萬多,若選擇不續繳,貼現後淨額為370萬,差距更大。

經由前期定期險規劃累積資產,提供老年一個風險自留的選擇,從上圖更可以看出這個選擇有多重要。定期險每年保費甚至都不會超過終身險規劃的前20年每年保費,累積總繳保費更是到80歲都不會超過終身險的累積總繳保費,以上都是貼現前的數字就已經如此,更不用說貼現後的情況了。

結論

好的定期險商品若配合適當的理財規劃,將有助於幼年至青壯年人的資產累積速度。從此篇分析可以看出就算是貼現前的資產總額,差距已是後期保費也無法比擬的。此篇經由實際商品以量化的方式,嘗試引導讀者思考如何用定期險規劃幫助理財與資產累積,老年有無保障其實並不重要,因為保險的目的就是以最低成本轉嫁資產累積的風險,重點是資產有無成長而非有無保障或保障持續多久。

此篇也以舉例方式探討何謂風險自留與為何能有此選擇,我相信大部分人比較想要有自己握在手裡的資產,而非掌握在保險公司手中保單的理賠金。更何況幾十年後的理賠金能提供的幫助一定有限,只有自己的資產才可能成長快過通膨。

若定期險規劃的資產累積已經達到足以承擔風險,也就是以自己的資產保障自己,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在意商品繳到老年就沒了這件事情,反而此時商品的目的已經達成而功成身退,達到自己可以決定風險自留與否的層級,自然就能脫離保險的枷鎖。


保費計算過程如下給讀者參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 9月新生兒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終身手術與一年期實支實付比較

個人理財觀念分享–保險

2024 2月新生兒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2024 2月成人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癌症保險規劃心得–Part2

2024 9月成人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個人理財觀念分享–指數化投資–長期報酬的趨勢

終身與定期癌症一次金保險比較-Part1

癌症保險規劃心得–Par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