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4的文章

2024臺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個人看法

圖片
參考資料: 中信銀調查台灣家庭理財:易動心、愛收息、難掌握、放不下 by 商益 中信銀行的「臺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有許多統計資料值得參考,這篇商益的文章提供了比較細節的問題與統計分析,讓大家了解現階段台灣民眾的理財狀況,以及對退休的預期。 Q17:此題目主要調查每個人對退休前應準備或實際的退休金為多少。 若假設大部分的人60歲以上才退休,可發現 60歲以上的平均金額在1500百多萬,是各年齡層中最高的,這可能代表實際退休的人認為退休金應該要比大家認為的更高會比較適合 ,即使這題的生活所需費用已說明不包含醫療照護費用。 我們無法預知物價在退休時會因為通貨膨脹增加到哪,所以規畫退休金時,必須要有個預估的通貨膨脹率,並計算退休時我們預計準備的退休金還剩多少現值,用現在的物價去看,才會比較準確或較有感,這或許也是為什麼60歲以上的人普遍覺得退休金要準備得比平均還高,這問題問正在退休的人,應該也較容易得到最接近真實情況的答案。 從個人月收入來看,月收入高的人普遍覺得退休金要準備得更多,這其實很符合所得替代率的概念。 一般收入高者,其支出也會較高,以獲得收入提高帶來的生活水準提升,我個人也支持這個概念, 畢竟所得、投資獲利都是為了要讓生活變好,而不是只有資產數字變大的功能 。但是收入高者退休時若要維持相近的生活水準,要準備的退休金也勢必更多。 從工作產業來看,醫療保健產業者預期準備較高的退休金,不管是從平均金額還是2500萬元以上的比例來看,個人猜測可能是因為薪資收入較高,導致要維持相近的生活水準需要較多的退休金。 Q14:上圖為調查退休後的預估與實際每月生活費。 同樣的,30-59歲退休的人應該沒有60歲以上的多,故60歲以上的數據應該也會較符合實際退休情況,畢竟退休時間也比較近或已退休。從調查可發現60歲以上回答的生活費明顯較其他年齡層高,這也反映出 較年輕的民眾預估的退休金即使在同一年的物價水準下,可能仍略嫌不足,更不用說他們物價上漲到退休的時間還有好幾十年 。 個人月收入方面很一致地跟退休後每月生活費預估或實際花費成正相關,月收入越高,若要維持一定的所得替代率,退休後也需要更高的每月生活費支撐其生活水準。從調查中也有發現個人月收入較低者有較多人不清楚自己退休後的每月生活費預估需要多少,而收入越高會越清楚,顯示個人理財能力可能跟收入有正相關性。 工作產業的數據中可

個人理財觀念分享–指數化投資–長期報酬Part5

圖片
每個時期皆有當時投資人最看好的公司 參考資料: Why Technology is not a bubble    by 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oldman Sachs也有許多研究能夠支持指數化投資是有根據的。上面這篇是在2018疫情前撰寫的文章,裡面正好有些很有意思的數據,在這篇整理出來給讀者們參考。 上面兩張分別為美國及歐洲股市中佔比最大的類別,它們常常都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但尤其在美國,仍會有轉換,最大類別佔比也有越來越低的趨勢。 近十幾年來越來越多人對科技股具有更強的信心,相信日後幾十年間的世界都會是科技股主宰,更遑論近幾年才開始投資的社會新鮮人,他們的人生大半的資訊接收都被科技股佔滿。但是看著上面的圖,試問我們是否有能力預測科技股仍會在未來持續帶來高報酬?何時會碰到佔比最大類別的轉換,又如何判斷此次下跌是否真的是轉換時間已到? 上方的圖可以看到各個年代市值佔比最大的公司,不同時代都有其不同的背景與原因造成這些公司市值最高,但看看早期大家都看好的公司(故市值最高),現在在市值排行中排第幾呢? 近年許多投資人看好的Magnificent 7,大部分的人也都認為未來的十幾二十年他們帶來的科技進步會對世界造成巨大改變,但20年甚至10年後 會有幾個持續維持住市值佔比 或創造高於S&P500的報酬? 當然我承認一定有人看得準,知道哪間公司且於哪個時期會持續創造超額報酬,或更早精準預測哪間新公司會像Tesla, NVIDIA一樣帶來更可觀的報酬,但我並不認為我是那麼厲害的人,且事實上大部分的投資人恐怕都非此類人,因此我選擇指數化投資,盡量分散買入各個公司,長期來看不錯失任何機會,也能使投資人走得更遠。

2024 9月成人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圖片
成人罐頭保單規劃比新生兒更多樣化,舉凡家庭責任、職業薪水、既有保單、資產多寡等,這些都會影響 規劃 ,不過其實都可以從罐頭保單出發做修改或增減。 現階段實支實付採損害填補原則,也有些實支商品已開放給已有實支的保戶購買。若保戶已有正本實支,新買的當然就是採差額理賠。若保戶已有的是副本實支,目前較普遍的看法是因為損害填補原則不溯及既往,以往購買的副本實支仍可與現在買的正本實支一起理賠而不只限於差額理賠,但實際理賠方式會遇到什麼困難或執行方法仍有待確認,所以目前個人是建議以前買的實支正副本額度總和偏低的保戶再考慮這種作法。 這篇仍以 保險松鼠快易懂 所整理的罐頭保單加上個人想法而整理出一些成人罐頭保單規劃,以25歲男為例,給沒什麼想法的讀者當作個出發點思考自己適合的規劃。 整體規劃方向分以下幾點: 實支實付 目前已沒有特別突出的商品,可比較實支的保障與保費差異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只是仍建議把額度拉到最高,因為要把額度提高已不像以前可以用副本實支那麼簡單,損害填補原則下第二個實支開始就會有保險槓桿變低的問題,個人是覺得若原本額度沒有過低,可等到其他保障都補齊之後再來考慮。 癌症、重大傷病一次金 在單實支規劃下,癌症與重大傷病一次金額度確實需要更多才能提供跟以前雙實支環境時相近的保障,在額度提高的情況下,選擇費率友善的商品 規劃 更顯得重要。重大傷病一次金也能些微彌補疾病失能的保障,只是效果有限。 意外失能 以前有失能險可以 規劃 時,疾病與意外失能都能受到保障,不需要特別 規劃 意外失能,但現今無疾病失能商品,只能從旁用意外失能商品加強部分的失能保障。個人很看中失能這塊,畢竟失能算是對經濟影響最大的風險。這其中要特別注意失能一次金與扶助金的額度仍需足夠,才能真正轉嫁意外失能風險,個人是參照以前失能險的規劃,一次金目標500萬,扶助金目標每月3萬以上。通常意外失能保費不會隨年紀增長,故一開始就拉高額度的效益算是很高了,個人寧願把有限的額度拿來提高意外失能而不是意外實支、日額等保額,較符合保大不保小的觀念,預算夠都提高當然也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目前意外險幾乎都不保證續保,若被斷保就得馬上找下個商品補齊保障。 長照險 因為現在沒有失能險了,有預算可以考慮 規劃 ,但需要充分了解條款及理賠條件,個人目前尚未研究徹底,大概對於此商品還沒什麼動力吧。  範例一:台新+遠雄 目前台新實支保

2024 9月新生兒罐頭保單個人見解分享

圖片
雖然才剛開始研究保險2年,但仍覺得這幾年商品變化速度真的不是普通的快,失能險改革、實支實付損害填補、甚至舊的便宜商品下架變成新的貴的商品保障還比較差等現象,越來越覺得許多保險真的不是保越多越好了,因為其保險槓桿或轉嫁風險能力已經沒那麼吸引人,不如加速自己的資產累積早點成為能風險自留的那個人,資產累積的重要性在現今保險環境更顯得重要。 回到新生兒保險,以下仍是參考 保險松鼠快易懂 的新生兒罐頭保單,再根據自己的看法修改後的一些規畫方式,當然也可以隨自己的看法及實際預算調整各項保額及商品,想傳達的重點只是保障規劃的概念。 因為快樂童年3已停售,以下規劃都會加上新十全兒童來提高重大燒燙傷保障。意外失能若各家有適合商品都建議規劃最高保額,之前聽到的投保規則是同業不能超過500萬,雖然個人認為當然是越高越好,在規劃時請再跟業務員確認投保規則。 以前有雙實支能規劃時較不用擔心住院但其餘花費不高的情況,兩張實支的轉換日額足以轉嫁大部分住院花費,但現今只有單實支可以規劃的時候,個人選擇把NIR考慮進來,主要補住院日額的不足,額度當然可以隨預算調整。 範例一:富邦+全球+遠雄 富邦的實支雖然有每年總限額限制,但整體額度仍是現今最高的,故仍可考慮規劃。此範例主旨是把各家強項都利用到,因為遠雄已有360萬癌症一次金額度,全球主要就利用其重大傷病險的優勢。因為有三家主約成本且整體額度都偏高,故總保費在3萬元附近。 全球重大傷病XDE我會盡量拉高,因為在沒有失能險的情況下,重大傷病險也能轉嫁部分的失能風險,雖然效果沒有失能險那麼好了,當然重大傷病險同時也對長期且需積極治療的癌症有保障,在沒辦法規劃雙實支及失能險的現今環境都建議盡量拉高來補足沒有第二實支的風險。 範例二:富邦+全球 這份規劃是範例一的簡化版,在全球XCF推出之後終於能在全球同時規劃重大傷病與癌症一次金了。XCF費率當然沒辦法跟CJ2比,但也因為特定癌症額外給付,導致其費率也比RQ1高一些,且第一年也不會賠滿保額,需要特別注意。整體規劃要再更便宜可以朝重大傷病及NIR額度降低著手。 範例三:新光+全球 新光實支在這時候脫穎而出的原因很顯然,在各個實支保額限縮、皆有門診手術限制、又有許多家有每年總限額限制、費率也不會太高、主約成本不貴、且能順便規劃癌症一次金的情況下,U1就變成相對建議規劃的實支。國泰CV2其實也類似U1,只是因為

2024上半年度家庭理財概況分享

圖片
2024上半年的台股大盤報酬不知道大家拿到了嗎?雖然已經離六月底一陣子了,我仍想要寫一篇半年度的理財概況來提醒有緣的讀者,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有其機會成本,保險如是,投資本身亦如是。擇時的同時通常也代表機會成本的轉換 ,當人們想在美債殖利率相對以前高時,選擇投入更多美債而非維持原有的資產配置比例,當然就得做好日後無法拿到相對應股市報酬的準備,在2024上半年的影響尤其明顯。 回到家庭理財概況,股票與債券比例仍大概維持在80:20,我目前對這個比例覺得很舒適,大概還會再維持10年以上才會想改變吧!在經過半年的投入後,目前已差不多維持在我原先設定的比例。之前也有提過,現階段我不傾向用買賣的方式再平衡我的資產,除非真的發生什麼大事使我的資產配置偏移過多,例如偏移了10%以上,我才會開始考慮是否需要賣出與買進,我仍傾向在投入時選擇最偏離的資產以節省買賣的手續費。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00675L在這半年漲了大概60%,因此我已有幾個月沒有投入00675L了,而是一領到薪水就投入CSPX、VWRA或VGIT。若之後累積相當的資產,導致薪水投入無法追上資產偏離,根據 Vanguard的分析 也只需要一年再平衡一次就能適用大部分的情況。 在財務與資產成長方面,相較於2023年底, 若不算房價增值但把房產算入資產,並扣除房貸後,淨資產大概成長了16%,和 去年 的情況相比,這數字當然主要來自於股市的成長,尤其是台股,當然00675L的槓桿帶來很大的貢獻,但我也準備好承受槓桿帶來的巨大波動。在未來接近退休的時候,我大概才會考慮把00675L換成006208這種市值型ETF。 Reference: 國富統計報告 最近也查了些資料想了解台灣人在資產成長的速度大概如何,我們當然不希望自己落後於平均,這大概是許多指數化投資者特別在意的事情吧!上方兩張圖是我查了很多年的國富統計報告所畫出的資料點與用年化成長率迴歸出來的曲線,代表著家庭部門平均每戶與平均每人資產負債的淨值。可以看到 平均每人淨值從民國99年以每年5.5%的速度成長,平均每戶淨值也以每年4.7%的速度上升,這代表若我們的資產沒有長期以這個比率增加,將逐漸落後平均水準。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資產成長速度能高於平均,而指數化投資的 長期平均報酬 ,就算是以股債比5:5的配置放著不動20年,也能有5%到14%的年化報酬,平均年化報酬

個人理財觀念分享–債券配置–Part3

圖片
債券在近期因為利率的改變而討論度激增,投資人是否需要隨著利率政策而改變自己的資產配置策略,從而規避損失或提高報酬?今天要來分享兩篇Vanguard的文章,一篇是在2010年低利率時期所寫的,一篇則是去年高利率時期所寫的,兩者正好呼應投資人對於債券的常見疑問,像是利率低時是否要轉成現金等利率升高時再配置債券,其實這就是債券市場的擇時,而這種擇時做法是否真的對於增加報酬有用? Reference:  Risk of loss: Should investors shift from bonds because of the prospect of rising rates?, Vanguard, 2010 Staying the course with bonds in a challenging rate environment, Vanguard, 2023 在Figure 1中舉了一個例子,當一個存續期間4.6年的美國整體債券在利率上升4%時,第一年的時候確實會遇到價格下降。而依照存續時間的理論,當利率上升1%時,債券價格下降的幅度約為存續時間(4.6%),故價格下降 18.4%。在其他狀況都假設相同時,取兩個yield平均為4.9%,加上price change為 4.9% – 18.4% = –13.5%,第一年總報酬確實慘不忍睹。 到了第二年時,yield維持較高的水準6.9%,之後cumulative total return就能快速回復,可看到在4年後已經是正報酬了,更不用說若高利率維持不久,又再度降息的話這回復過程將更快。 通貨膨脹時常跟隨著利率急速上揚,這時候上方所述的債券漲跌情況是否依然適用?上圖是真實的歷史資料統計的結果,擷取了美國歷史上yield上升至少2%時期的三種資產配置之12個月總報酬。當不考慮通膨時可參考Nominal returns,平均而言,即使是債券自己仍能達到正報酬,股票報酬則更高,股債6:4配置當然就居中,後一年的總報酬甚至都更高。 當考慮通膨時,可參考Real returns,平均而言,當年報酬都很難贏過通膨率,但是後一年的報酬率仍是不錯,而股債配的平均效益更能在此看出,仍能帶給投資人比通膨率高出一定報酬率的收益。 上兩張圖Vanguard用嘗試擇時配置債券或現金的方法模擬資產成長,從1998到2023這25年的期間,若利率

定期險規劃如何幫助資產累積–實例分析

圖片
從以前針對各項險種都分別比較終身險與定期險對於人生資產累積的差異後,我就很想把這些險種都放在一起模擬終身險與定期險規劃對同一個人的資產累積過程會產生多大的變化,也就是量化整體規劃造成的資產累積差異。最近終於有時間把這件事情完成,做成一個實例給讀者參考。 聲明:本文商品僅當作舉例用途,非推薦規劃商品名。 假設 首先來談談此篇分析的假設,我盡量以大眾接受度不低的數字做假設,如30歲年薪70萬其實介於30-39歲受僱員工的第6與第7十分位數之間,應非太高或太低的數字。 40歲前薪水成長率高於41歲後也是因為人生前期通常薪資不高容易有較高成長率如每年調薪及跳槽等,中年之後則不易跳槽且在職場中可能因為家庭責任而較為保守,不然薪資成長率太高可能又會有人說不符合實際情況或高估薪資,僅僅是接近年通膨率的薪資成長率應不會太樂觀。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維持我一貫的比較立場,不把薪資成長率設得更高是為了不虧待終身險,讓我們能以較保守的角度看待定期險規劃。 薪資中給小孩或自身的保險加投資比例的設定,則是建立在 把保險與投資看成同一個資金池,若保險花費過多,當然會減少能投資理財的金額,減緩資產累積的速度 。給小孩的比例可以較低(10%),給自己存退休金的比例通常較高也較需要(17%),若同時規劃小孩與自己的保險,加起來27%的儲蓄率也不是不常見的數字,故個人認為還算合理。 年通膨率2%假設為 貼現率 在我的很多文章都有出現過就不再贅述。年化投資報酬率4%則是參考下圖JP Morgan的統計資料,可看到指數化投資股債比60/40於1950至2023年的20年滾動年化報酬率為5%到15%,這篇分析的時間長度皆大於20年,故取4%應不至於不合理。 Reference:  2Q 2024 Guide to the Market, JP Morgan 終身險與定期險商品規劃實例 這次規劃以0歲男與30歲男為例子探討終身險與定期險規劃對資產累積的影響,可想像此30歲男有一0歲男新生兒的這種關係。規劃當然無法保證所有細節都考慮進來,也無法保證保障一模一樣,我已盡力把主要的商品保障抓到同等級來做比較。以下稍微解釋各項商品選擇與考量。 實支實付的終身險商品都欠佳,要不然就是會有很長一段時期其實沒有實支的保障,因此這邊以平準費率的富邦實支為終身險的商品規劃。定期險的實支則以我認為目前較佳的商品HX來規劃,當然有些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