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3的文章

還本型重大傷病與一年期重大傷病險比較–Part1

圖片
          許多人喜歡強調還本型商品最後沒理賠就還本,而一年期若沒用到就什麼都沒有,故藉此篇討論是否還本型保險真的較「划算」。此篇將以還本型重大傷病與一年期重大傷病做分析,從通膨及機會成本的角度探討「還本」的實質效益。           這次我一樣是找現實商品來當範例,我已盡量在此篇找保障相近但不同家公司的兩個商品做比較,而此篇將 以國泰人壽鍾心滿滿重大傷病定期保險ZCI及全球人壽醫卡讚重大傷病一年期健康保險附約XDE做分析。           首先先說明此篇著重在討論還本是否划算,故假設到期或無法續保時皆未啟動理賠。另外給新手一個觀念,還本型會牽涉到內部報酬 率(IRR), 可以把它簡單想像成若我把每期保費都存到銀行,拿 到XX期 還本之後大概等於銀行給我多少的年化投資報酬率。           以下為商品介紹及假設: 分析一: 還本型重大傷病險ZCI之IRR           此還本型重大傷 病險IRR並不高,幾乎等於銀行定存。 也就是說在繳費期間前20年保戶努力縮衣節食,甚至壓縮其他保險或買房預算之後,若沒有理賠直接到期還本,投資報酬率約等於存到銀行。 分析二:還本型與一年期差額投資比較           大家都知道,一年期保費越老越貴,故在什麼時候決定要用自己的儲蓄或理財成果保障自己,可以自身預算作為考量,重要概念為自己的積蓄一定是最全面的保障,把自己的老年保障大部分都交給保險公司本身就是一件風險不小的事情,其他風險還包括保險公司營運不佳、保險法規的變化、自身人生規劃變動等,連一兩年後的事情都不能確定了,要放心把自己50年後的未來交給一個商品,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0歲開始繳保費的情況,貼現前總繳保費至80歲確實比還本型還高大約100萬,而此一年期保證續保到80歲,但請注意由於通膨,現在的錢比以後的更值錢,所以貼現後總繳保費並沒差很多,尤其一年期後期的保費才有顯著提升,如所列出的69歲保費為43500元。但可以看到在80歲時,一年期的差額定存總額已到達92萬元,其實已接近還本型的期滿金100萬元。而 貼現後淨繳保費 為「貼現後總繳保費」及「貼現差額定存或投資總額」相減,還本型則為 「貼現後總繳保費」及「貼現後期滿金」相減,可看到一年期貼現後淨繳保費 與還本型差異已不大,而這是犧牲前期的生活品質及保障等換來的差距,並不能

終身與定期癌症一次金保險比較-Part2

圖片
          此篇做了進一步分析,想給終身險來個平衡報導,這次要看的是從某些年齡開始是否保終身險仍具有優勢。其實這也可以從差額投資的概念來看,複利的效果會因為年齡越大而越小,因為人能活的平均年齡就是在那裡,所以可以想像到高年齡時投資效果將會指數下降,直到可能有某個年齡終身險的機會成本會比終身險本身成本小,從而使人選擇投保終身險。           以下用跟上一篇同樣的商 品(T05K2及YCD)比較,關 於差額投資的方法請參考 上一篇 。           以下為商品介紹及假設:           *T05K2最高投保年齡為55歲。 分析一:是否應該採取青壯年期投保定期癌症險,中間錢夠的時候再投保終身癌症保障老年時期?         這個問題要考慮到投保終身險的機會成本,列於上表。上表跟差額投資完全無關,只是單純從X歲開始把相對應的終身險每年保費投入投資標的,20年後就不再投入任其複利成長至86歲。可以看到不管是終身險100萬還是50萬保額,只要把原本要每年繳的保費投入具有2%年化投資報酬率的標的,就足以在86歲時達到接近或超過終身險的保額。若更晚得到癌症或根本沒得癌症,則複利成果會高於保額更多。2%年化投資報酬率就讓各位自行判斷是多大的機會成本,客觀數據顯示0050及S&P500 ETF這幾十年來的年化投資報酬率皆大於4%(已保守估計)。         這題的結論為,在有定期險的情形下,若還有那個錢投保終身險,那不如拿去投資年化報酬率高於2%的標的,在85歲後還能有更大的保障。當然定期險與終身險一起買的話中間會有幾十年都會具有定期+終身的保障,但這就回到想買終身險的目的,是要提供85歲以後的保障,還是要增加青壯年時期的保障?若只是單純要增加保障,那何不買多一點定期險就好,機會成本還比買終身險更低? 分析二:若投保年齡較高,是否會變成保終身險比定期險划算?           上表 為在前20年期間用終身與定期的差額投資,去看要有多少的年化投資報酬率才能在86歲時達到與100萬保額差不多的投資總額,差額投資請參考 上一篇 。可以看到年齡越高,需要的年化報酬率越高,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複利時間隨著年紀越大而越少。這題結論就是若要在40歲以後投保癌症險,需要注意差額投資會需要較高的年化投資報酬率,到55歲(最後可投保終身險的年齡)甚至會需要6.6%

終身與定期癌症一次金保險比較-Part1

圖片
          一直有許多保戶對於要選擇終身與定期保險沒什麼頭緒,或是以定期險保費漲幅過大為論點說明買定期險不見得有省到錢,可惜的是大多論述都僅屬於定性分析,說再多說服力也不足,故想以幾篇文章做些定量的分析,探討此議題。我了解可能有很多前輩做過這樣的分析,所以只是想以自己的淺見做分享,也代表其實大多數保戶也都有能力做此類分析來幫助自己選擇適合的保險。           因為醫療險很多保障及規則實在複雜,癌症一次金保險相對單純且較適合做簡單的比較,日後再以其他商品做分析。此篇選擇台灣人壽的終身癌症一次金T05K2及定期癌症一次金YCD來做比較,費率及年期皆為現今真實商品數據,但於此篇僅用於分析,並無任何宣傳或批評目的。此篇也同樣須用貼現率的概念探討貼現後保費及利用終身及定期年繳保費差額之儲蓄或投資,最後比較兩者的差異。           先簡單說明貼現率的概念,此篇貼現率假設為年通膨率,例如終身險多數為平準費率,今年所繳的一萬元保費和10年後繳的一萬元保費是不同的概念,同理60年後理賠的100萬元與今年的100萬元價值也是差異極大,但因為終身險都是先繳高保費,定期險先繳的保費都較低,所以在此基礎上終身險先繳高保費也壓縮到年輕時儲蓄理財或是其他保險的空間,這很大部分也是因為現在的錢比較值錢的緣故。 此篇 有更多關於貼現及通膨的說明。           以下為商品介紹及假設: 分析一:在定期險保障期間內得重度癌症 貼現後總繳保費:每年保費計算貼現值再加總而得。 貼現後差額定存或投資總額:以固定之定存利率或年化投資報酬率計算每年保費差額拿來定存或投資後的總額,此數字再貼現至今的總額。 此差額只存在於終身險繳費時期,也就是前20年。故差額投資只發生在前20年,之後定期險保費仍持續繳,投資部分完全不動任其複利增長,最後再計算貼現後投資總額。 貼現後淨繳保費:貼現後總繳保費 – 貼現後差額定存或投資總額。 0歲開始繳保費到85歲才得重度癌症拿到一次金,此期間貼現後總繳保費雖然較終身高幾乎10萬,前20年的保費差額拿去定存也可存下貼現後85369元,因此保費與定存相減後與終身險貼現後總繳保費已差不多。若75歲或更早理賠,定期險貼現後總繳保費已十分接近或低於終身險,再加上差額定存的總額,其實已比終身險划算許多,因為自己存下來的錢保障一定是最完整的。 23歲開始投保後,因為複

保險之於通貨膨脹–淺談定期險與終身險的限制 Part3

圖片
            通膨讓理賠越來越不敷使用同樣體現在終身醫療商品,在投保時保額就已固定,但通膨會讓手術實際支出持續增長,定額理賠形式的終身醫療險到最後勢必也會被通膨追過。在此以HPHI當例子做分析,詳細保障可參考上方表格。           如上兩張圖所示,從0歲開始投保HPHI,當時若有某項手術需花費4萬元,約45年後經過通貨膨脹,因最高手術給付只有10萬元,此項手術費用肯定無法被此商品完全轉嫁,最後仍須用自己的錢補貼剩下不夠的費用。若某項手術本來就需花費8萬元,則在10年通膨後也已超過此商品的最高給付金額10萬元,此後須自己出錢的金額則會隨通膨日益增加。25歲投保同樣有類似情況,只是時間往後延一些而已,可以上圖自行判斷。         那終身險和定期險所付的保費把通膨考慮進來後可以怎麼比較?在此用男性HNRC計畫五的保費與HPHI 1單位比較,此理賠應該不會虧待HPHI,且就算手術花費隨通膨增加,實支實付也能在雜費21萬限額內理賠,手術費則另外有自己的額度可理賠,若實際花費高於此限額,那HPHI更會賠不夠。         請看上兩張圖,若把每年保費都貼現來計算現值,也就是換算成今年的價值,再把每年累積起來的保費對年齡作圖,可看出在前20年終身險正常發揮付出較多保費,定期險卻因年齡仍輕所以保費也低。20年過後終身險已不再繳費,而定期險雖然仍繼續繳費,但越晚付出的錢因通貨膨脹的影響而越不值錢,故累積貼現後保費增加不會過快。若0歲開始投保時要等到約70歲才會繳了大概跟終身險相同價值的總保費,若25歲開始投保則更是要到80歲才會繳了大概跟終身險相同價值的總保費,這段定期險累積貼現後保費較低的時期更重要的則是要靠此差額幫自己累積足夠多的資產,讓老年退休生活過得更加充裕,達到在老年時期擁有足夠的資產的狀態,此狀態則能讓我們多了可以選擇是否風險自留的機會。           最後來分析很多人期待用終身險打底然後定期險提高保額,也就是保近再保遠的策略,是否真的能保障終身?在此我們假設一年期實支實付是一定會保的,因為主要的理賠會來自於實支實付,而終身險的風險轉嫁能力其實對現今醫療環境而言卻是不足的。我們可以計算若把終身險前20年所繳保費改投入全市場指數型ETF等指數化投資標的,到了老年時如70歲是否有足夠的資產保障自己老年醫療品質。           0歲開始投入

保險之於通貨膨脹–淺談定期險與終身險的限制 Part2

圖片
           若我們假設開始投保時基本生活費每月為3萬元,一年為36萬元,HNRC計畫五保費隨既定費率調漲,生活費隨通膨同步增加,就如上方前兩張圖所示。再來可看到保費在一年生活費中所佔比例,0歲開始投保都能維持在1.5到2%至80歲,老實說這已經夠了,畢竟80年的期間實在太長,很多事情如醫療環境、法規都會改變。若從25歲開始投保,此佔比大概就是2%到80幾歲的4%,其實到了65歲才會上升較快,這40年間若能做好資產累積,則可以讓保障延續到最高年齡,最壞的情況保費也只有當初25歲佔比的2倍而已,跟保費比起來,比較需要擔心的是生活費因通膨增加,如0歲36萬到85歲約190萬,或如25歲36萬到85歲約110萬,若沒有趁年輕累積足夠資產,不用說繳保費,老年是連生活都有問題的,只在乎保險是否能延續終身而忽略保障是否真的足夠或是其他更大的生活花費,一樣可能造成老年生活水準不如預期。          保費的現值會被通膨影響,那當然保額也同樣受通膨影響,保額在投保時就已決定,老年時期也很難再增加額度,而實支實付要在限額內才能理賠,若花費隨通膨增加,總有一天會超過此限額。上圖以HNRC計畫五的雜費額度21萬為例,若0歲投保時某項手術雜費5萬,假設此費用隨通膨同步增加,到了85歲雜費已高達27萬,超過21萬元雜費額度,25歲投保時某項手術雜費10萬,到了65歲雜費就已超過21萬元額度,最終仍落到自己出錢的下場,可見老年時期最好的保障一直都是自己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