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信託銀行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
今年的這份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有許多分析值得思考,雖然大部分讀者應該跟我一樣離所謂的高資產客群還很遠,但我們仍可以藉由了解這些人學習一些對我們也有用處的理財觀念,本篇將列出我感興趣的數據做一些探討與分享。 參考資料: 2025中國信託銀行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 高資產客群定義 首先對於此報告探討的群體要有個明確的定義,幸好在報告中寫得還算詳細。 可投資資產在新台幣三千萬元以上可被定義為高資產客群,其中可投資資產包括金融資產與投資性不動產,也就是不含自住房的意思。 下半部也有寫到扣除自住房價值後,還須扣除金融負債。此處個人的理解為資產不計入自住房,但要扣除自住房貸,然後扣除其他負債後來計算資產規模是否有達到三千萬元以上。此規定也須依據通膨調整。 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成長 在知道高資產客群的定義之後就可以來看分析數據了。這份報告提供了每年的總人數與財富規模總值的估計,但其實這也只是代表越來越多人達到此3000萬或3300萬的標準,財富規模總值也自然會隨之增加。 因此這裡的平均年成長率的意義僅代表跨越這個門檻的速度這幾年有多快,與 之前 看到的整個群體十分位組平均成長意義大不相同。簡而言之,一個是沒有相對於群體的位階,一個是有相對於群體的位階。 我這裡做了些初步的分析,計算出高資產客群平均每人財富是否真的有隨著時間增加。要注意這是一個門檻上有多少人與財富的估計,新進來的人有較高機率財富會接近門檻,但早進來的人財富也應該要隨著時間增加,而這兩方的拉鋸就會導致平均值隨年份增加或減少。 右方的圖可發現若考量通膨,平均每人財富其實是穩定成長的,成長率約為4.5%。未考量通膨則可看出其實平均每人財富是下降的,可能代表有許多新跨過3000萬門檻的進來拉低了平均,另一個可能是原本在此客群的人財富並沒有顯著增加,當然我相信這個機率應該很低。 財富累積主要來源 上圖顯示45歲以下財富累積主要來源其實是財富繼承或家族(家人)贈與,再來是薪資收入與投資,最後才是企業經營與分紅。45-65歲則是倒過來,企業經營與分紅才是最主要的財富累積來源,財富繼承與贈與反而佔比最低。 個人猜測可能高資產客群裡的企業經營者或創業者仍有一定年紀,他們的下一代則主要靠財富傳承,甚至是原本沒有很好家世背景的人靠著自己高薪工作來晉升高資產客群。投資帶來的財富累積也因為本金累積與投資時間的關係,隨著年紀越大而佔比越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