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5的文章

113年度綜所稅申報心得–股利所得對綜所稅之影響

圖片
會開始研究股利所得的原因,一大部分是因為我可能今年就會到20%稅率,先開始研究以安排未來的投資計劃是我的習慣。畢竟投資本來就會有風險以及相對應的成本,這些都掌握到,投資計畫才能走得長久。 也因為20%稅率的緣故,再繼續用00675L以避開股利所得的意義也已不大。更確切的說,要藉由00675L達到的目的已不足以抵銷其本身的缺點如偏離指數等。但我也不打算賣掉以前的00675L,只會藉由新投入的資金配置006208,但仍維持台股配置比例在原本設定的26.7%。 綜合所得稅申報圖解 Reference:  財政部粉絲專業 首先來複習綜合所得稅的應繳稅額計算方式,大部分一般人常搞混的地方在去年 這篇 已經介紹過。這次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是跟股利所得有關的,也就是可抵減稅額。 可抵減稅額跟扣繳稅額是不同的,扣繳稅額預先扣繳的稅款,來自薪資、獎金等地預先扣繳稅款,因為已經先繳了當然要扣掉。 可抵減稅額則沒有預先扣繳,如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是從應納稅額直接扣除。 因此若完全沒有薪資所得(無扣繳稅額),只有股利所得,扣除完股利所得之可抵減稅額後的應繳稅額若是負的,表示是真的能退稅,而 不僅僅是退回先前多繳的扣繳稅額,這裡的「退稅」指的是應繳稅額為負,且排除扣繳稅額的影響 ,這是許多人沒有分清楚的地方。 股利或盈餘所得(54C) 一般現金股利中有許多組成類別,跟綜合所得稅的可抵減稅額有關的就是54C股利或盈餘所得。一般人可採用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稅率若沒有在30%或以上就不需要採用單一稅率28%分開計稅。 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時,可按全戶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的8.5%計算可抵減稅額,每一申報戶可抵減稅金額以8萬元為限 。 這時可以往回看,可抵減稅額是在用所得淨額算出應納稅額後,再扣除可抵減稅額,同時也會一起扣掉扣繳稅額(預先扣繳稅款),所以有三個重點: 雖然54C的可抵減稅額多寡不會影響所得稅率,但54C本身在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計算時,仍會影響所得稅率。 54C的可抵減稅額和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的計算時機點不同 ,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等是在計算所得淨額時就扣除,會直接影響所得稅率,但54C的可抵減稅額則是最後從應納稅額中扣除。 54C較高時,不論是導致所得稅率進到20%級距,還是高到需要採用28%分開計稅,今年都會影響特別扣除額裡的 長期照顧及房租支出特別扣除額 。幼兒學前特別扣...